烤鱼片的加工工艺流程
当前在食品市场上一种普遍受欢迎的风味小食品美味烤鱼片,因包装小巧、价格适当,口味鲜美、营养价值高而使销售倍増,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方便食品。此产品在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生产厂家,产品使用的原料为马面鱼,马面鱼在潮汕俗名:迪仔;在上海和闽浙一带称橡皮鱼、剥皮鱼,在北方称猪油、皮匠鱼、面包鱼、烧烧角。马面鱼主要分布于我国东、南、黄、渤海,朝鲜和日本,也见于南非,不仅产量高,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,以我国东海的产量为最多,最高年产量已达25万吨左右,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带鱼的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品种。
马面鱼资源丰富含有蛋白质、维生素及脂肪等营养成分,使用马面鱼制成烤鱼片,色泽呈金黄色 具有鱼干片经高温烘烤后应有的滋味及气味,口味鲜美,食时有纤维感 鱼干含盐量为1.5~2.0%。生产烤鱼片理想原料为马面鱼,为当前在食品市场上一种普遍受欢迎的风味小食品,本文分享智能热泵式马面鱼烘干机如何制作马面鱼片。
一、工艺流程
原料整理→漂洗→沥水→调味→摊片→烘干→揭片→烘烤→滚压拉松→检验→包装→成品
二、操作要点
1 原料整理 将马面鱼去头、皮、内脏或将冻马面鱼块放在灌满水的解冻槽中,通入高压空气,使水激烈起泡翻滚,进行解冻。一般2立方米槽1次可解冻500千克,解冻温度控制在3--10,1小时可完全解冻。
2剖片 解冻后,将鱼体洗净剖片。剖片刀为扁薄狭长尖刀。我国一般剖法是从鱼尾端下刀剖至肩部,而日本一般由肩部剖至尾端。剖片后将粘膜、大骨块、尾、腹、背鳍、碎渣及根部红肉、杂质、淤血肉等鱼片检出,以免影响成品质量。
3漂洗 漂洗是提高制品质量的关键。国内常用的漂洗法是将鱼片装入筐内,将笨置于漂洗架上,循环漂洗,或者倒入漂洗槽中浸漂,溶去水溶性蛋白,洗掉血污和杂质等。国外是将漂洗槽灌满自来水,倒入鱼片,然后开动高压空气泵。由于高压空气的激烈翻滚,使鱼片在槽中上下翻动。这种空气软性搅拌,既不伤鱼片,又可加速水溶性蛋白的溶出和淤血的渗出,也降低了用水量。一般冷冻鱼片漂洗2小时,鲜鱼片漂洗4小时左右。经这样漂洗的鱼片色白,肉质较厚且松软。将漂洗好的鱼片,捞出放在竹篓或塑料篓中沥水。
4调味 按50千克鱼片计,配方为:白砂糖5%--6%、精盐1.5%--2%、味精1%--8%、黄酒或白酒1~2%、胡椒粉0.1%、姜汁0.5%。手工翻拌均匀后,静置腌制1--1.5小时(每隔半小时左右翻拌1次,温度控制在15左右)。 调味的改进方法可采用可倾式搅拌机进行。该机转速为60转/分,每次投料60千克,加入调味料2—3分钟后即可搅拌均匀。
5上筛初烘:将调味浸渍后的鱼片摆放在烘车的托盘上后推进烘车,再送进智能热泵式马面鱼烘干机内进行初烘。启动主机智能PLC面板,设置马面鱼烘干参数,起初1~2小时内先控制温度为45~50,然后上调温度为50~60初烘时间共达8~10小时,使烘出的鱼片含水分在20~22%。温度忽高忽低使片内部水分不易蒸发出来,难以取得较好的质量,要使烘房温度均匀稳定按工艺要求执行,这样烘出的鱼片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,这一工序是加工鱼片的关键工序。
6、挠片取半成品鱼干:将烘干的马面鱼半成品从塑料网格上挠下来放入清洁的干燥容器内,然后将袋口封扎好,防止受潮。在操作中防止挠擦鱼干片,以免影响成品的形态。
7.鱼片回潮:先在半成品鱼干片上喷一些水分,使鱼片吸潮到含水量在24~25%之间,方便下一步的鱼片烘烤。
8.红外线烘烤炉烘烤:将回软的鱼干片均匀摊放在烤炉的钢丝条上再经过240~250温度3分钟左右时间的高温烘烤。这样烘烤出来的鱼片就会呈金黄色、有纤维感,并具有马面鱼烤鱼片应有的香味及鲜美的滋味了。
9.鱼片轧松:经过烤炉高温烘烤后,生鱼片烤成了熟鱼片,并用鱼片经高温短时的消毒灭菌。由于鱼干片经二次烘烤后组织收缩变硬不便食用。必须经机器二次轧松。这种滚筒式轧松机比较简单,一次达不到要求二次亦可以,只要将二只滚筒间距离整到各适当的位置即可。
10.检验包装 珍味烤鱼片经挑选检验后,进行称重包装。一般采用聚乙烯袋,以聚丙烯塑料袋为佳。